任筱沫:读相归来远程望诊创新
来源: | 作者:任筱沫 | 发布时间: 2019-10-09 | 38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天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指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——《孟子》 与不二堂有缘,是起于我某天晚上睡不着的时候,一直想学齐永老师的《脐针》,可惜学费比较贵。然后在网上翻这类的文章,就看到了不二堂的公众号。于是熬夜读完了所有的内容……易与医是相通的。
这是我一直都认为的,只是现在很多中医人不屑而已。学习的时候,我能说我完全懵的状态吗?只是比较兴奋地听钱师讲,可是我自己就是团浆糊脑袋。哈哈哈……学习回来,我因为其他事情也没有看书,看不进去。就这样逃避了一个月,以至于我严重怀疑^_^,自己的智商问题……
第一次用于临床上,是一位以前的老病人,三叉神经疼发了,第一天依然按照传统针灸方式治疗,大概第三次我才想起钱师讲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当作一个9宫格。于是我就以他疼痛的位置划分了9宫格,在乾卦的位置上进行针刺。又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方法在离卦的位置进行针刺。于是病人第二天来说晚上不痛了,早上有点痛。于是我就又带着半信半疑地心态进行治疗。前后针刺五天,对于三叉神经痛。西医的治疗方案是,止痛药。口服卡马西平,当然首先需要排除颅内肿瘤压迫。三叉神经痛患者其实是十分痛苦的,中医如果选择针灸治疗,也需要15天的时间。我这次只用了5天,缩短了治疗时间。这次治疗后,我开始研究脐针,还有我们所学的象学。还是不自信,没找到方法,我也不敢问钱师。所以一直是隐藏着自己,观看别人的讨论如何……这种状态持续了好久,9月22号早上。我一个扬州的朋友把她的店员的舌诊发过来给我,让我帮她看看。

根据我年的临床经验看这个人的舌苔怎么这么黄腻呢?典型的黄大涨满舌呀!黄腻苔,中医里讲乃阳明胃经湿热蕴结不消上乘心位也。然后我突然灵机一动,把舌苔划了9宫,用读象来读病,结合舌苔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收获。然后快速地读出来,便秘因为湿热,妇科炎症,根据坤位上舌苔缺了一块,断定她应该胃或者胆囊长了东西,她最近应该做过手术,坤卦发白,还缺了一块舌苔。患者反映是胆囊结石
骨盆,或者脊柱有问题,应该一边高低不同。时间还挺久了的。坎位是不是代表水,水代表肾,肾主骨生髓。这个患者的坎位有条线是歪的,而且有点深。所以就断定她的脊柱或者骨盆️问题,因为脊柱出现歪斜后,她的身体力线就会出现偏差,所以骨盆问题是我顺带推出来的。经证实确实是她的腰椎问题很多年了。在离卦的位置舌苔特别黄腻,如果只读舌象的话湿热引起的疾病无外乎就是,脾胃湿热,便秘,烦躁,炎症,痰。结合卦象,我读出她应该手术之象,离卦色黄,黄色属土,离为火。离卦代表乳房,土代表肝。肝郁气滞加湿热,刚讲她坤卦的位置缺了一块舌苔。患者讲她乳房上有钙化点,医生建议她手术穿刺。她一直都没有肯去做。其实她这个手术是逃不过的……兑卦的位置:也一块白,舌苔也少了一块。读出她最近应该比较开心,比较高兴的事情。兑为悦,而且还发光。白色我想象成了光。在结合卦象和舌苔她应该有胁肋或者胸痛,慢性咽炎,晨起有痰。在看她兑,和坤位都有缺失的舌苔,更确定她手术逃不过。后有看出她这个性格比较好,说话比较直也都得到了验证。
患者直接说,我这不是看病,简直就是算命医者意也;易者意也;意者象也;易者象也;易者医也;医者意也。中医不可不知易,易者不可不明医 医易一家,世人之常言。然现代医者精医明易者甚少。然而,在传统中医领域,易学为医者必修课之一。
寓医于易寓易于医,医之明者;易之达人。然易学衰落之今,能医易同工者甚微。哀世乎?哀人矣!终于能在读象中悟出另一番风景。


钱师:任筱沫同学也是中医专业的执业医生,虽然作业来得晚,但是底子还是厚,所以这篇作业的创新度、含金量都是相当的高。我一直强调,不二堂注重心法的传授,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愿意开网络课程的核心,技术这种东西好学者都可以自我学习,但是知识体系的边界突破,学习体系的自我迭代,这些都需要来不二堂体会,这也是不二堂读相班最为核心的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