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
来源:
|
作者:不二堂
|
发布时间: 2017-01-18
|
316 次浏览
|
分享到:
不二堂的各位小伙伴,大家好,不二堂每周三都有小课堂普及八字命理风水等基础易学知识,这个大家都知道了,现在我们在优酷视频上有课堂实拍上传了哦,想要学习的朋友直接优酷搜索“不二堂”,即可观看,同时有任何关于学习上的问题都可以在视频下面的留言板留言,钱师会亲自解答的。
在《太上感应篇》中,开篇第一句为:“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。”祖师一语道破了世人一生的困惑与思考。
生活在这个社会中,我们都能明白,做善事就能得到善报,做恶事就会遭到恶报。但为什么有些人做了善事却没有得到善报,甚至换来的是恶报呢?为什么有些人做了恶事而没有得到恶报,却总是善报相随呢?
一、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,相互感应。
道教认为,一切存在于这个社会之中的东西,都会有相应的神灵存在,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有神灵监督。
“天地有司过之神,依人所犯轻重,以夺人算。”所以,我们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应该做到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愧于人,内不怍于心”。
二、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祸与福的本质。
祸与福不是由我们自身之外的人、事、物造成的,而是从我们对待人、事、物的身、心、口而得来的。
当我们心平气和地用善的态度、言语和行动对待人、事、物时,我们的身心就会开朗,也就自然会得到吉神的护佑赐予善报;当我们用恶的态度、言语和行动对待人、事、物时,我们的身心就烦闷,吉神自然就会远去,就会遭到惩罚或灾祸的恶报。
在生活中,如果细心观察、体会,不难发现,我们怎样付出就会怎样得到,所能够得到的,永远都只是我们自己所付出的。但当付出与得到相差甚远时,我们会感觉不公,会思考,为什么一些人做了善事没有得到善报,却换来的是恶报呢?为什么一些人做了恶事没有得到恶报,却总是善报相随呢?《感应篇》告诉世人:“算尽则死,死有余责,乃殃及子孙”,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”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听见,一些人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怨恨和抱怨。
比如,抱怨别人不够真诚,抱怨别人不够善良,抱怨别人吝啬等等。在这些抱怨声中,我们却始终没有认真地想想,自己是否有错?我们的心态是否正确?我们自己是否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?
为此,祖师爷给世人留下了正己化人的法宝。所谓正己化人,就是要我们端正自己的身、心、口,去除邪思杂念,以身作则。不论在任何情况下,我们都要以善心、诚信去对待一切,以恩德回报一切。不管对方是善或不善,是守信还是不守信,是对自己德还是对自己怨,我们都应以善待之。这样,就会使更多人享受善的福报,并慢慢去引导感化他人。长此以往,我们的社会也将会变得更加美好,成为真正的人间天堂。
在生活中遇到种种问题,我们应该从长计议,不计较一时的得与失、成与败。在与别人来往时,这个人也许现在亏欠了你,但说不定将来会回报你。如果别人得罪了你,你就当成一种磨炼和考验。事实上,生活在社会中,也有很多人曾经给过我们恩惠。比如,小时候有父母的照顾,进入社会有朋友、同事的帮助等等。所以,在照顾别人的时候,不要老是想着回报。在这里得不到回报,或许是因为曾经亏欠,也说不定将在另一些方面收获更多。在对待怨敌的态度上,如果能够做到以德报怨,就好像一颗石头丢进水里,涟漪将会慢慢向外扩张,最后整个社会都将充满信任与和谐的气氛。
衷心期望众生都能成为善人。“所谓善人,人皆敬之,天道佑之,福禄随之,众邪远之,神灵卫之,所作必成。”
不二堂地址:无锡市滨湖区蠡美路28-7
堂内电话:0510-811718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