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《易经》四大泰斗

伏羲,又称伏牺, 宓羲。生活在距今约6500年左右。相传他教民结网捕鱼,田猎畜牧, 画八卦,取火种, 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。《周易-系辞下》说"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,仰以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,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近物,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" 《史记-太史公自序》也说:"余闻先人曰,伏羲至纯厚,作《易》八卦。"


周文王, 名姬昌, 商纣王时为西伯, 死后周人追认为文王。相传周文王被商纣王关在羑里监狱长达七年。在此期间,周文王演《周易》,作卦辞。 


周公, 名姬旦,周文王之子,周武王之弟, 史称周公。周公辅佐文王、武王、成王,为周王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。周公在父亲文王作卦辞的基础上,作了爻辞,使一部完整的《周易》流传于世。


孔子, 名孔丘,字仲尼(公元前551年-公元前479年),鲁国陬邑(今山东曲阜东南)人。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说的创始人。《史记》载:"孔子晚而喜《易》","读《易》韦书三绝"。相传《易传》是孔子所著,有《系辞上下》、《文言传》、《彖上下》、《象上下》、《说卦传》,《序卦传》和《杂卦传》共十篇,又称《十翼》,是易学的重要著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