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国第一所临终关怀中心诞生】
接下来我们讲中国第一所临终关怀中心诞生。
关于临终关怀中心,大家可能不太了解,这是殡葬业的一个部分。现在我们养老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。
*未来谁来养老*
我们今天吃饭的时候,还闲谈到,要把小孩放到哪里去?现在的小孩大部分都是生一个,这种小孩没有群居性的生活。整个家庭的财富呈倒三角的倒置,小孩承载着巨大的家庭财富,未来小孩子一定是不具备抚养一大群老人的能力的。那就会很尴尬,究竟谁来管理养老送终呢?
这个时候肯定是要有这种养老的机构,临到不行的时候,那就需要临终关怀。临终关怀在佛教里面,有一个专业名词,就是差一口气的时候叫做助念,帮助有佛教信仰的人一起念经念佛,送他最后一程,这叫助念。
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,我们国家临终关怀这件事情,在1988年就已经有人干了。修天给我的临终关怀中心选题,我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,一开始我没有审题,现在既然开始讲了,那我就简单讲讲。
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讲,核心的点在于临终关怀这件事情本身,就是告诉我们整个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定的阶段。临终关怀是未来一个有极大市场需求的产品。临终关怀在整个发展的过程当中,88年到今年有将近21年的时间,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,估计经营得不好,好的话肯定已经被大量的复制了。
临终关怀其实是一个很优质的产品,养老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。我们去看一个新闻的时候,不仅仅是看标题本身,我们看的是这件新闻背后有多大的商业价值,这是一个方面。
*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*
第二个,这件事情的背后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有多大的意义?
这是我们不二堂研究的两大重点和方向。对于社会来讲,需要临终关怀。临终关怀怎么操作?基本上90%都是依托于宗教,因为依托于宗教,人有信仰,信仰其实是很重要。
上次有一个医院的院长,他跟我在聊天,说钱老师,有一家医院我觉得做得特别好,我说怎么样的呢,他说那家医院院长很开明,在医院的后面建了一座庙,建了一座教堂,然后人在里面看病的时候,闲来无事,可以在医院里转转,去念念佛,拜拜佛。要手术时候,去拜拜佛,增加点信心。
这个对医生来讲,对于病人来讲也好,如果你是信仰天主教的,那么就到教堂里面去一下,你信佛的,就去庙里一下。他说这样子以后,这家医院的医患关系就很和谐,病人的手术成功率、康复率都大大地提升。
他说这件事情是值得推广的,但是他说我虽然是个院长,我还没有这么大的魄力和勇气会去干这个事情。但是这个事情一定是大势所趋。
我说这个好,因为这个里面解决了一个特别好的东西,我一直给大家讲,人要活在希望里,但是希望这个东西,其实挺奇妙的,深植于内心的稳定性、敬畏性,其实还是得靠一种信仰。
所以有信仰的人比没信仰的人要可怕很多,我们共产党也有共产主义的信仰,都是一样的。信仰本身是一种特别大的力量,临终关怀其实就是通过这种类信仰的模式,去让他内心的力量得到汇聚得到放大。在这个过程里面来说,那就可以去帮助那些临终的人,在人生最后一段路的时候,走得比较安详。
因为未来整个社会财富是倒置的,社会财富的倒置所带过来的问题就是老年人比小孩有钱,新生小孩两手空空来到这个世界,但是很多老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手里面揣满了钱,或者保险箱里还装了钱,还有文玩、古董、字画、房地产证。
人,死不瞑目的是什么?死的时候钱没有花完,比死不瞑目更惨的是人活着,钱没了,坊间经常有这种段子。其实对于我们大家来讲,核心的东西一定要明白,老人有钱,什么时候他对钱能够放得下,我告诉大家基本上都是在最后,所以养生专家就开始忽悠大家,你现在不养生以后,老了就是拿钱养命,动不动就是这样跟大家说。
*养生与长寿*
我看到一个版本,我不知道是真的假的。在瑞士做的一个测试,选了600个都是45岁到65岁之间的人,分两组,观察他们十年。一组人天天谈养生,天天保健品。还有一组就是整天吃喝玩乐、熬夜、喝酒、唱歌,什么娱乐好玩就怎么玩。
经过十年的观察,发现这两帮人里面第一组养生的人,死掉了一百多个。第二批整天吃喝玩乐的,生活极不规律,极不健康的,一个也没有死,进而他们得出一个非常让人震惊的结果。其实很简单,就是所谓的人的自我免疫,以及我们人的一个自我修复系统。
后来我想想也很简单,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吃保健品,现在人到国外去方便多了,什么鱼肝油呀、护肝片的各种代购。不是说吃这个没有用,吃这个肯定有用,但是吃到了以后,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,一个人身体里面,这一块好了,其他就不好了,这叫身体自我平衡的不稳定性。
第二种情况是什么呢?像我们这样子不吃保健品的,就像野外生长的小草,睡两觉就好。那些整天吃保健品又注重养生的,就是温室里的花朵,你不能有任何闪失,那可能活得还挺久,但是寿命一般都不会太长。因为温室的花朵,抵御外界的能力以及花期的欣赏性,就不一样了。当然了,漂亮的女孩子可能时间会更长一点,因为温室里的花朵一般都比较好看。
所以养生,对于美貌一定是有价值的,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,美一定是有价值的,保养和不保养的女人的长相上面一定是有些影响的。但是对于健康本质上面来讲,核心的问题就像一棵树、一棵花,底部的健康成长决定了健康的状态,而不是在于她表露出来的外部表象决定她的健康状态了,关于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明白。
那么在这个过程里面来说,不是说大家不要养生,而是大家一定要客观的认知和理解,要有偶尔的不良嗜好。
曾经有一个教授,好像是清华大学什么学院的,他就是每个月要去一家最脏的苍蝇馆子吃一下。他平时从来不进这种地方,而且吃得都很好。他的朋友就问,老师,你为什么每个月要去一趟苍蝇馆子?他说我是为了让肠道受一点外力的刺激,刺激了以后,我的肠道的菌就会达到平衡,我就不容易得肠癌。
我们看到的很多的案例,客观来讲,就是大家一定要辨识阴阳。所谓的养生也好,要注意,但是不能以此作为全部。
*临终关怀与内心力量的强弱*
我们讲临终关怀这件事情,归根结底跟大家讲一样:人内心要有力量。
一个人内心没有力量就容易被疾病打倒。一个人整天沮丧的,无精打采的, 这就会有问题的。我们现在做小孩子的预测,其中很多的都是小孩子在生产过程当中,凡是前面六个月经常生病的,基本上都是母亲在怀孕期间情绪不是特别稳定的,要么沮丧,要么忧郁,要么难受,要么脾气暴躁,这样了以后对小孩子的伤害特别大。
因为身体的毒素基本上都被小孩吸收了。如果一个妈妈在怀孕期间,整天开开心心嘻嘻哈哈,想吃什么随便吃,睡觉又睡得好的,这样生出来的小孩身体底子特别好,好到什么程度呢,几乎三岁之前不生病。
所以我们在直播中听课的人,凡是有孕的,或者即将备孕的,大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,再大的事情没有你肚子里孩子重要,保持开心的状态,这样以后会让你和你的宝宝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好一些。
这就是我们讲的第一所临终关怀中心诞生,衍生出来的内容。从这件事情上面来讲,我觉得以上几个方面大家都认知一下,我也把我的观点阐述了一下,有不认同的,没关系,我们再交流。
我讲的大部分的东西都是按照我所观察的以及我所思考的。但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,有差异或者我了解思考不到位的地方,都是很正常的,大家觉得我讲错了,可以指出来,一点都没有关系。
我还是相信,我们用科学的统计的方法去验证,会更加好一些,这也是数据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