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床经验|伤风散
来源: | 作者:不二堂 | 发布时间: 2021-01-13 | 30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最近找房子,找的头痛,算起来装修啥的,也要2个月左右完工。


今天给大家写点实用的文章,不讲《黄帝内经》这么高大上的东西,而且很多人都在讲,比我名声大的人太多了。


下面我来说今天的主题:


《浅说伤风散》


1)该方系孙老自拟之方。

2)多年用于临床,看似平淡之药,然疗效,一旦掌握,出奇制胜,非同小可。

3)组成七味药。

淡豆豉,

荆芥,

防风,

辛夷,

杏仁,

桔梗,

甘草。

功效,


疏风散邪,

宣肺止咳。


前4味药主要是:疏散风邪。


解决哪些问题?


伤风以后的流鼻涕、怕风、头痛、鼻塞、轻度的咽喉不适、咳嗽疗效非常可靠。

如果是眼泪汪汪的时候,连续打喷嚏,喷嚏打个不停,需要加葱白一段。



豆豉:味苦,性寒,无毒,入肺经。主伤寒头痛寒热,恶毒瘴气,烦躁满闷,虚劳喘吸。


豉之入肺,所谓“肺苦气上逆,急食苦以泄之”之意也。伤寒瘴气,肺先受之,喘吸烦闷,亦肺气有余耳,何弗治耶?



荆芥:


气温,味辛,无毒。主寒热,鼠瘘,瘰疬,生疮,破积聚气,下瘀血,除湿疽。


荆芥气温,禀天春升之木气,入足少阳胆经、足厥阴肝经;味辛无毒,得地西方之金味,入手太阴肺经。气味俱升,阳也。


少阳胆经,行半表半里,邪客之则往来寒热;荆芥辛温,和解少阳,所以主之。鼠瘘瘰疬生疮,皆少阳火郁之症;荆芥辛以达风木之气,温以发相火之郁,郁火散而风宁,诸症平矣。饮食入胃,散精于肝,肝不散精,气聚而积聚成矣;荆芥入肝,温能行气,所以主之。


肝藏血,血随气行,肝气滞,则血亦滞而瘀焉;温可行气,辛可破血,故下瘀血也。肺者通调水道之官也,水道不通,则湿热成疽;荆芥辛能润肺,肺治则水道通,所以除湿疽也。



辛夷:

味辛,温,无毒。主治五脏身体寒风,风头脑痛,面䵟。温中,解肌,利九窍,通鼻塞涕出。治面肿引齿痛,眩冒,身洋洋如在车船之上者。生须发,去白虫。久服下气,轻身,明目,增年耐老。可作膏药,用之去中心及外毛,毛射人肺,令人咳。


豆豉、荆芥、辛夷、防风主要是疏散风邪针对病因,伤风就是风邪。


病位在肺卫的卫表上;


肺本身就是主气,司呼吸,管理卫表,处理毛孔,汗液的部位。





防风:气温,味甘,无毒。主大风,头眩痛,恶风,风邪,目盲无所见,风行周身,骨节疼痹,烦满。久服轻身。防风气温,禀天春和风木之气,入足厥阴肝经;味甘无毒,得地中正之土味,入足太阴脾经。气味俱升,阳也。


肝为风木,其经与督脉会于巅顶,大风之邪入肝,则行于阳位,故头眩痛;其主之者,温以散之也。


伤风则恶风,恶风风邪,在表之风也;肝开窍于目,目盲无所见,在肝经之风也;风行周身,在经络之风也;骨节疼痛,风在关节而兼湿也,盖有湿则阳气滞而痛也。皆主之者,风气通肝,防风入肝,甘温发散也。


脾主肌肉,湿则身重矣。久服轻身者,风剂散湿,且引清阳上达也。



桔梗:味苦、辛,入手太阴肺经。

散结滞而消肿硬,化凝郁而排脓血,疗咽痛如神,治肺痈至妙,善下冲逆,最开壅塞。




杏仁:气温,味甘,有小毒。主咳逆上气,雷鸣喉痹,下气,产乳金疮,寒心奔豚。(汤泡去皮尖。双仁者大毒,勿用)


杏仁气温,禀天春和之木气,入足厥阴肝经;味甘,得地中正之土味,入足太阴脾经;杏果本苦,且属核仁而有小毒,则禀火性,入手少阴心经。气味俱升,阳也。


肺为金脏,气上逆乘肺则咳,肺苦气逆,急食苦以泄之;杏仁苦而下泄,所以止咳也。


火结于喉,闭而不通,则为喉痹;雷鸣者,火结痰雍声如吼也,杏仁温能散结,苦能下泄,甘可缓急,所以主之也。


杏仁味苦制肺,制则生化,则肺金下行,所以下气。肝藏血,血温则流行,故主产乳;血既流行,疮口亦合,故又主金疮也,心阳虚,则寒水之邪自下,如豚上奔冲犯心君矣,故为寒水奔豚;其主之者,杏仁禀火土之气味,能益心阳而伐水邪也。



甘草:味甘,气平,性缓。入足太阴脾、足阳明胃经。备冲和之正味,秉淳厚之良资,入金木两家之界,归水火二气之间,培植中州,养育四旁,交媾精神之妙药,调济气血之灵丹。


桔梗、杏仁这对药起宣发,主降气。


桔梗有升利咽喉,咽喉疼,咽喉痒,咽喉有痰,声音嘶哑均可用。


本身桔梗、甘草是《桔梗汤》里面的组方。


这个方子实际上是《葱豉汤》的加减因为淡豆豉,葱白是通阳解表的。因小儿小的时候不易发汗太过所以去掉了 葱白。如果流鼻涕,打喷嚏,比较严重,就是风邪比较盛就需要葱白一段。


这个药方特别安全有效,防疫期间,过年期间按这个方子的组方我做成了伤风散膏。


万一有小朋友伤风感冒初期的时候就赶快服用起来伤风散,或者我们做的《伤风散膏》。


一天两次,一两天就可以见愈,免得又发起气管炎,剧烈咳嗽就比较麻烦了。


有病早治疗,无病要预防。


也可以去医院找医生开处方备用,也可以购买我们门诊的《伤风散膏》。


本来是打算我们设计出来标签贴后在预售的,刚好今天大家在群里提了一下。


我就赶紧写出来告诉大家一下,什么功效?什么情况下可以用?

首先辩证需要准确,只有辩证准确,这个组方才是合情合理的。

才有可能会达到临床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