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愿人间无疾苦,宁愿架上药有尘。
最近疫情又来袭,防护进入常态化,一直在昆明学习。学习的东西依然和临床有关,很多人觉得八杆子打不着的东西,怎么会和抗疫和临床有关?
我发现大家一旦听到身边有风吹草动,就紧张得不得了。
担心自己,担心老人,担心娃儿千万嫑……
《黄帝内经》讲「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」,大意为增强自己的正气,使病邪无法侵入,从而降低感染风险。结合《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(第五版)》,不二易医锦囊如下:
01 喝一喝:中医药预防
不二易医馆拟定的增强免疫力通用方——中药协定方:
炙黄芪10g 麸炒白术9g 防风10g
藿香10g 干姜8g 党参12g 茯苓10g
炙甘草9g 陈皮10g 余甘子9g
甜菊叶5g 贯叶金丝桃5g
煎服方法:每日1剂,水煎内服,少量频服。
注意事项:孕妇慎用;四岁以下儿童减半服用。
*如需购买,请加微信号5付起订。
*如不方便煎煮或携带汤剂,可经医生诊断确认后定制便携的防疫丸。
不想喝药药?
来一杯中药防疫咖啡,正气满满。
这个需要店食……
02 戴一戴:佩戴香囊
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讲「香者,气之正,正气盛,则自能除邪避秽也」。4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中,中国工程院院士,国医大师、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介绍,中药配制成香囊随身携带,可通过挥发性物质刺激血清IgA、IgG水平,提高免疫力。
年初的时候,我们门诊制作了一批防疫香囊。如果你还有外壳可以在门诊10元就可以换购里面的中药包。
03 熏一熏:点燃一根香
香,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,距今已有2000多年了。防疫香的成份全是中药药材组成,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,和助燃剂。
和防疫香囊成份像似,多了一味降香。就是制作过程繁琐,目前左藏禪院代为加工,香方和药材是我们医馆提供。
最近一批也要一周左右,因为全是纯手工制作的。
通过空间作用,和药香的独特味道起到预防作用。
还有另外一种方式熏一熏,就是大家耳濡目染的艾灸。
艾叶,乃纯阳之物。端午节前后采收才为艾,过后为蒿。
味苦,性微温,无毒,入肝、脾二经,主灸百病,温中理气,开郁调经,安胎种子,止崩漏,除久痢,辟鬼邪,定霍乱,生捣汁,理吐衄血。
艾叶温能令肝脾疏畅,而无壅瘀之患。夫人之一身,惟兹气血两端,今土木既调,则营卫和而百病自却矣。至于湿中等效,又举其偏长耳。煎服者宜新鲜,灸火者宜陈久。生用则寒,熟用则热。(大家不要乱用)
04 吃一吃:合理膳食
饮食煮熟煮透,营养搭配均衡,可食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,如萝卜、山药等。现提供不二易医门诊+中医育儿小厨房健康食谱供大家参考:
05 动一动:适度运动
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运动健身,人体的结构极为精微巧妙,一个动作经常可以用不同的肌肉控制,加上各部位用力和放松程度的变化(可以理解为“火候”),来提升身体的内在修为。
从而达到提高自身免疫力的作用。所以在当下这种情况下,太极站桩就比较适合。
我个人比较推荐马世琦老先生的站桩法,顶天立地。
同时站桩也是一个生命改造的过程,在不同的阶段关注的重点也不同。
06 泡一泡 按一按:中药泡脚
对足三里、气海、关元等重要强身壮体的穴位进行按摩提升正气。
按摩后用中药泡脚,是一种身体上的享受,如果旁边在点染一根散发着中药味的药香,愉悦身心,这画面简直太喜欢了。
07 学一学:跟《黄帝内经》学养生智慧
「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」,生病求得名医良方,不如未病时就明白生命运动之理、疾病发生之机,防病于未然。
不二易医的医生讲开展线上公益讲解《黄帝内经》在临床应用中的精华,将最古朴的智慧传递给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