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雪|起卦承天意,小雪是归期
来源: | 作者:不二堂 | 发布时间: 2020-11-22 | 34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小雪节气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。北京下了一场小雪,雪小,地面上又无积雪,这正是“小雪”这个节气的原本之意。古籍《群芳谱》中说:“小雪气寒而将雪矣,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。”这就是说,到“小雪”节由于天气寒冷,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,但此时由于“地寒未甚”故雪下得次数少,雪量还不大,所以称为小雪。

南方也下了一场小雨,天阴,抬头一片灰白,虽然没雪,但也有一种小雪的氛围。小雪对应剥卦,艮在上,坤在下,五阴生,仅一阳爻,渐转入严寒的冬天。小雪节气过后,天空总是白茫茫一片,自然不见彩虹。天空中的阳气上升、地中的阴气下降,导致天地不通、阴阳不交,万物失去生机,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。


一候虹藏不见;

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;

三候闭塞而成冬。”

虽然要“三侯闭塞而成冬,但进入小雪阶段的气温可比入冬阶段的气温低,

冷空气势力较强,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。


小雪五阴一阳,故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,除了要多加保暖之外,人的情志受阴暗天气影响,易引抑郁症或是加重患者的病情,冬季日照时间减少,使得人脑内与抑郁症相关的神经递质5-羟色胺的功能也随之减弱,进而会使人发生发季节性情感障碍,出现失眠、烦躁、悲观厌世等一系列抑郁症状。

解决方法就是多晒太阳,适量运动。阳光会带给我们温暖的感觉,幸福感油然而生。清代医学家吴尚说过:“七情之病,看花解闷,听曲消愁,有胜于服药者也。”。


图片


初冬,是个值得令人期待的季节。


小雪后的养生是怎么样的呢?

小雪之后天气更加寒冷,这时要吃一些温补的粥、汤,对冬日的御寒和进补能起到很好的效果。

1、山药粥


山药是冬季不可多得的养肾美食。


它的粘液具有滋阴补肾、固摄津液的作用。


经常食用山药,对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,如冠心病、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有预防作用,并兼有减肥功效。


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。

2、鸡汤


鸡肉不同于牛羊肉,虽具有温补功效,但吃多不会上火。


在寒冷的季节里,喝点鸡汤从胃里暖到心里。


黄澄澄的鸡汤没有厚重的油脂,清爽不油腻。


在炖鸡汤的过程中要小火慢炖,从而使营养物质慢慢地释放出来。还可在汤中加入木耳、红枣、生姜、枸杞等。


高尿酸血症、高脂血症、胆囊炎、胆石症等疾病患者不适合饮用鸡汤。


3、萝卜汤


老话说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用医生开药方”。


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,含有大量水分,营养丰富,清解积热,萝卜汤是冬季养生保健的首选。


大萝卜可以与排骨、牛尾、虾皮等同煮,在煮汤过程中不妨多放点大葱,既能去腥提香,还能通大萝卜可以与排骨、牛尾、虾皮等同煮,在煮汤过程中不妨多放点大葱,既能去腥提香,还能通阳。

除了日常饮食还需要注意保暖。要想在冬日里有一个好身体,还有以下注意事项:


1、温水泡脚,补养肾气

小雪时节,天气降到零下,很多人容易出现四肢怕冷、乏力的情况。尤其那些体质偏虚寒的人。

所以此时节,要用中药包煮水泡脚,来温补肾阳。泡脚20分钟为易,微出汗即可。

肾开窍于耳,在泡脚的同时,可以把耳朵搓热,来补养肾气。冬季也是幼儿流感高发季节,所以各位宝妈也需要常备一些泡脚粉,和日常养护小秒方,例如川贝雪梨膏。

2、室外活动,不可太早。

老话说“冬天动一动,少闹一场病”。

冬天也要适度锻炼,室外活动的时间需要有所注意和调整。

一方面要早睡晚起,不要太早出去锻炼,等太阳升起,人的整个身体都苏醒过来之后,再外出锻炼。

冬天经常有雾霾天气,要尽量减少室外运动,减少外出活动时间,必须出行时一定要佩戴口罩。


3、头部颈部,注意保暖


冬天最重要的,还是防寒保暖。尤其是颈椎不好的人,更加要注意保暖。小心小脑梗的突发。

人的全身被衣物包裹,头颈反而是散热最多的地方,而头部、颈部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,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
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,在寒冷的天气里要特别注意头部和颈部的保暖,出门带好帽子、围巾等保暖产品。


小雪到了,祝大家像离卦一样,心中火热,不惧严寒,温煦你的坎水,坎水升腾,去制约心火。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

做个温暖的人,温暖整个寒冷的冬天。


愿大家冬日吉祥!


依然是大家还有什么问题,或者需要私人订制养生套餐,例如膏方,养生茶,都可以后台私信给我。不二易医门诊(易康中医)即将开始装修规划,大家敬请期待。